标准

再生铅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文件编号:公告2015年第11号 分类:标准导则 发布日期:2015-02-16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5-02-16

铅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Guideline on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Lead Smelting (on Trial)

文件编号:公告2012年第4号 分类:标准导则 发布日期:2012-01-17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2-01-17

铜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试行)

文件编号:公告2015年第24号 分类:标准导则 发布日期:2015-04-21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5-04-21

镍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文件编号:公告2015年第24号-3 分类:标准导则 发布日期:2015-04-21
发布部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5-04-21

钴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试行)

文件编号:公告2015年第24号-2 分类:标准导则 发布日期:2015-04-21
发布部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5-04-21

查看全部标准内容

政策

关于发布《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件编号:环发[2010]23号 分类:法律法规 发布日期:2010-02-20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0-02-20

关于发布《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

文件编号:公告2017年第78号 分类:法律法规 发布日期:2017-12-24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8-01-01

关于发布《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三项指导性文件的公告

文件编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18号 分类:法律法规 发布日期:2012-03-07
发布部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2-03-07

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文件编号:环发[2011]56号 分类:法律法规 发布日期:2011-05-18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11-05-18

关于发布《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的公告

文件编号:公告2021年第1号 分类:法律法规 发布日期:2021-01-04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2021-01-04

查看全部政策内容

热点问答

再生锡环评类别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 环境影响评价

有再生铅的企业产生精炼渣,拟新增富氧还原—真空蒸馏工艺提取渣中的锡。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再生铅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再生铅精炼过程产生的精炼渣属于危险废物,但有综合利用价值,可以返回熔炼过程重新熔炼,回收其中的锡。 再生锡工艺较简单,请问再生锡类环评是否可归类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中“四十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01、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及处置-其他(产生单位内部回收再利用的除外)”的情况编制报告表?还是须归为二十九、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编制报告书?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2022-03-29

关于《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发布公告中相关条款的问题咨询
大气环境 生态环境监测

魏女士来电咨询,《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发布公告中第六条规定:依据《设备标记规则》标记为无效的自动监测数据,不作为判定污染物排放是否超过相关标准的依据。依据工况标记规则标记为非正常工况,并且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要求的,限定时间内的自动监测数据不作为判定污染物排放是否超过相关标准的依据。问题1:火电机组在启停机过程中,由于烟气氧含量高导致污染物小时折算均值超标,已在监控平台做好工况标记,这种情况下当小时数据是否参与当月环保税减免核算?问题2:火电机组在启动过程中,由于烟气温度低等客观原因,达不到正常脱硝条件,导致氮氧化物小时折算均值超标,已在监控平台做好工况标记,这种情况下当小时数据是否参与当月环保税减免核算?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2024-08-22

关于环评项目执行标准的问题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 生态环境执法

企业为非铅锌冶炼企业,仅处理含锌废料(危险废物),例如锌冶炼废渣(铁矾渣、铅银渣、浸出渣等)。企业项目采用回转窑处理含锌废料,产品为次氧化锌。工艺原理:往含锌废料中配入焦粉或者无烟煤,由窑尾加入到回转窑内,在1100~1250℃高温下处理。物料中的金属化合物与碳质燃料充分接触,被碳和一氧化碳还原为金属挥发而进入气相,在气相中又被氧化成氧化物(ZnO等)、炉气经冷却(或经余热锅炉换热)后导入收尘系统,使氧化物被收集。次氧化锌产品一般采用袋式除尘器收集,其中氧化锌含量为55%~60%,经进一步处理后作为锌冶炼厂的原料。 请问该项目需执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还是《再生铜、 铝、 铅、 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4-2015) ? 根据《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20)中“处理含锌二次资源的企业,须符合《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4)中的相关要求,其原料属于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的,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贮存、处理和处置。”请问该项目能否执行《再生铜、 铝、 铅、 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4-2015) ?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2022-03-16

关于网上流传的山西省发布的《山西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的疑问
其它 生态环境执法

你好,我在有部分公众号转发的《山西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为什么在咱们官网找不到这个文件,我想问一下这个文件的真实性。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2021-10-20

生物药品制品行业是否需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特别排放限值?
大气环境 综合业务

你好。省厅于2020-01-23发布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有效期至2025年3月1日)》,题目及内容并没有提及到制药工业,但是在“附件:现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国家标准”里面的最后一栏却列举了制药工业的标准,那请问,是否所有制药工业都需要执行这份公告里面说的特别排放限值呢?按个人理解,生物药品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制药,并不属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不需要执行特别限值。恳请回复,谢谢。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问政平台

2021-01-07

查看全部热点问答内容

术语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件编号:HJ2300-2018 标准名称: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导则 发布日期:2018-01-11
标准分类:技术规范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无
中文释义: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 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规模应用的技 术。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件编号:HJ2306-2018 标准名称: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发布日期:2018-12-29
标准分类:技术规范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无
中文释义: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模应用的技术。

污染防治先进可行技术

advanced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件编号:HJ2306-2018 标准名称: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发布日期:2018-12-29
标准分类:技术规范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无
中文释义: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中至少使一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稳定低于国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70%的技术。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件编号:HJ2303-2018 标准名称: 制糖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发布日期:2018-12-29
标准分类:技术规范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无
中文释义: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制糖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模应用的技术。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文件编号:HJ1177-2021 标准名称: 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发布日期:2021-05-12
标准分类:技术导则 适用区域:全国 实施日期:无
中文释义: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综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规模应用的技术。

查看全部术语内容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