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部长, 您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研三学生,我目前在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想对过去2001年来全国水环境状况做一个基本了解,从环保部网站上下载了2001-2015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分析数据时发现错误,2008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之第11页上的表格《重点湖(库)水质类别》和2007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之第10页上的表格《重点湖(库)水质类别》完全一样。本人对比了公报上的文字说明,显示08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关于此表的表文不一致,存在错误。 个人认为,如果错误属实,作为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不应该存在类似错误,会让公众认为环保部工作不够细致,有损政府部门公信力。如果查实,从公民角度,个人希望环保部应予整改。 此致, 敬礼!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17-04-06
尊敬的区厅领导: 您好! 我公司拟建项目外购铝灰回收产生的惰性残渣,生产工艺采用回转窑-冷却机-破碎筛分机-包装入库等工序后,产品是为三氧化二铝。外购铝灰回收产生的惰性残渣有属性鉴别报告,鉴别机关为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该外购原料鉴别结果不属于危险废物。 现有问题如下: ①项目使用的原料为一般固废,是根据“四十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其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期待回复,感谢!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3-11-14
2020.06.30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实施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通告咨询:《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附录A“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是否同时执行“1h平均浓度值”和“任意一次浓度值”?若同时执行,“任意一次浓度值”是否有具体检测方法供执行?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回复如下: 一、《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附录A“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是否同时执行“1h平均浓度值”和“任意一次浓度值”?《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中11.2提到“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需要,对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监控,具体实施方式由各地自行确定,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参见附录A”。为进一步严格落实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切实减少VOCs排放,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我厅已发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实施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通告》(苏环办〔2020〕218号),要求“企业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因此,省内涉及VOCs无组织排放的现有企业及新建企业,其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应同时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附录A表A.1中的1h平均浓度值和任意一次浓度值所对应的特别排放限值,即1h平均浓度值6mg/m3和任意一次浓度值20mg/m3。二、若同时执行,“任意一次浓度值”是否有具体检测方法供执行?关于厂区内NMHC任意一次浓度值的监测,在《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附录A中A.2.2条款规定“按便携式监测仪器相关规定执行”。经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咨询确认,现阶段暂无可用国家标准监测方法,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制订相应便携式监测仪器监测技术方法,可等待国家标准方法正式发布后对照执行。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已于2020年7月1日全面实施,就相同咨询问题,请问安徽省对本省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情况是否有明确的通告计划?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2020-07-24
尊敬的专家和领导,您好,我单位编制了一个EPS颗粒发泡的项目,生产原料为EPS颗粒,生产工艺是EPS颗粒通过输送螺杆泵输送至其全封闭式预发装置内,在90-105℃蒸汽直接加热60s左右,开始发泡,发泡好的物料抽到筒仓中自然熟化,使膨胀的物料里充入自然空气即可制得产品。 我单位编制的报告在复核过程中专家提出:报告采用的发泡废气产污系数源强参考的是《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系数:0.35kg/t原料,源强估算明显偏小(存在数量级的差异)。源强估算应依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中《292塑料制品行业系数手册》2924泡沫塑料制造行业系数表中EPS模塑发泡挥发性有机物产污染系数:30千克/吨-产品。因此要进行扣分。 我单位认为专家提出必须采用二污普系数不合理,理由如下:首先:根据《污染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884-2018)第6.4条规定,源强核算方法优先级别的确定应遵循简便高效、科学准确、统一规范的原则。专家提到要求采用二污普数据,采用的是核算方法为排污系数法,排污系数法的本质是原辅材料、产品、生产工艺等条件相同/相似的情况下,污染物产生的规律基本一致得出的某个行业的系数。根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生态环境部公告2021年第24号)》“2924泡沫塑料制造行业系数表”中包含的产品原料包括二异氰酸酯、多元醇、EPS、PE、发泡剂等多个泡沫塑料。这几种发泡产品从原料、工艺、产品均不同。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发泡原理是加热条件下将二异氰酸酯蒸发成气体,加入多元醇、发泡机与之发生反应,反应生成固体的聚氨酯化合物,发泡剂使混合物产生发泡膨胀,产生污染物包括二异氰酸酯、多元醇、发泡剂等挥发性有机物。EPS发泡是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在90~105℃的水蒸气下进行发泡膨胀,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本身含有发泡剂戊烷,产生污染物主要是EPS颗粒中含有的发泡剂挥发产生,参考《聚氨酯与发泡聚苯(EPS、xps)保温系统的研究》,EPS颗粒预发泡过程闭孔率达到99%,即不是所有的戊烷都会挥发。PE发泡是在聚乙烯颗粒中加入发泡剂丁烷等,在高温下通过发泡剂挥发产生气体,从而在塑料内部形成气泡,使塑料呈现蜂窝状结构,污染物主要为发泡剂挥发产生的污染物和少量PE单体。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4-01-23
查看全部热点问答内容
![]() |
一图读懂环科院“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22-03-16 |
![]() |
![]() |
新污染物如何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中国环境报专访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於方 |
|||
中国环境 | 2022-03-21 |
![]() |
![]() |
尚云环境受邀赴温州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CALPUFF模型应用培训 |
|||
尚云环境 | 2022-07-08 |
![]() |
![]()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废硫酸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
中国生态环境标准 | 2022-10-03 |
![]() |
![]()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利器 |
|||
中国环境 | 2023-03-14 |
![]() |
查看全部资讯内容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records
文件编号:HJ8.1-2022 | 标准名称: 生态环境档案管理规范 科学研究 | 发布日期:2022-08-21 |
标准分类:行业相关标准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无 |
中文释义: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以下简称档案。 |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documents
文件编号:HJ8.1-2022 | 标准名称: 生态环境档案管理规范 科学研究 | 发布日期:2022-08-21 |
标准分类:行业相关标准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无 |
中文释义: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项目(含课题,以下简称科研项目)在立项论证、研究实施及过程管 理、结题验收及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 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记录,以下简称文件材料。 |
查看全部术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