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在线计算模型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的AERSCREEN、AERMOD和CALPUFF为基础开发,实现基础数据自动获取,参数自动设置,预测结果与卫星图、行政图、三线一单、自然保护区等图层相叠加,按照大气导则要求自动输出大气专题报告。
模型支持部署在Windows、Linux、信创等操作系统,可用于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智能环评报告编制和技术复核等情景。
基础数据模块
-
内置全国范围地形、土地利用、气象站点、环境质量站点数据,根据项目情况自动筛选和处理数据,简化模型操作
-
地面气象数据支持HUSWO、ISHD、OQA格式导入,高空气象数据支持FSL和OQA格式导入,也可直接从气象观测设备获取和处理气象数据,用于模型模拟预测
-
能够导入shp、kml、tif、jpg、png等格式数据,并对缺少坐标信息的tif、jpg、png格式进行配准
-
能够与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对接,自动获取在线污染源排放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等。
AERSCREEN模型
-
基于最新的AERSCREENv21112版开发,并对代码优化,实现自动运行
-
能够根据计算结果自动生成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
能够自动绘制大气评价范围图,输出大气导则要求的结果表,自动筛选位于大气评价范围内的保护目标,输出环境保护目标表
AERMOD模型
-
基于最新的AERMODv23132版开发,适用于50k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包括模型建筑物下洗、化学反应、城市热效应、干湿沉降影响的全部功能
-
根据土地利用数据自动获取地表参数或用户自己定义
-
能够输出小时平均、8小时均、日平均、年平均等不同平均时段的贡献浓度,叠加拟建在建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后输出保证率浓度和年均浓度,输出一次PM2.5+二次PM2.5+环境现状的环境影响结果,生成大气专题报告
-
通过优化算法,提高污染源合并速度
-
环境影响溯源分析
CALPUFF模型
-
基于CALPUFF v7.2.1开发,并对代码优化,提高模型计算能力,可用于模拟范围大于50km或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
包括CALPUFF的建筑物下洗、干湿沉降、化学反应等全部功能
-
可以实现二次PM2.5计算
-
能够输出小时平均、8小时均、日平均、年平均等不同平均时段的贡献浓度,叠加拟建在建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后输出保证率浓度和年均浓度,输出区域叠加后的环境影响结果,生成大气专题报告
-
计算结果可以将地形数据、风场和浓度场叠加,展示风场和地形数据对于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可以根据硬件空闲资源情况,自动实现CALPUFF模型的并行计算,大大节约计算时间
-
环境影响溯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