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环评机构选择加入?
✔️ 10年+技术沉淀:直击大气预测/风险/噪声评价技术问题
✔️ 权威专家团队:国家级+省级环评专题报告审核及专家在线答疑
✔️ 精准需求匹配:新人指导|疑难解答|资源对接
目前已加入的环评机构(按加入顺序排序)
1 宁夏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广西北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4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5 杭州三晟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6 广东中正环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7 湛江天和环保有限公司
8 重庆精创环保
9 北京清环科技有限公司
10 内蒙古城矿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11 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12 内蒙古元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3 安徽棣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4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河北晶淼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上海慧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7 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期案例精选:
硫化氢泄漏点燃场景模型选型与时间参数问题
一 关于模型选择相关问题
Q 在含硫化氢气体泄漏后15分钟点燃的场景下,要进行硫化氢泄露风险影响和点燃后次生二氧化硫风险影响预测。对于模型选择,算理查德森数都是重质气体时选SLAB模型没问题,但看到其他报告提到“点燃后的SO₂气体温度较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AFTOX模型预测火灾爆炸产生SO₂的情形”,并且回顾理查德森数计算的选值时,想问燃烧的情况下,源直径是不是就不能考虑泄漏孔的直径,初始密度是不是就不能是标况下的密度?这种情况下该怎么计算和选择模型?
A 高温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FTOX模型。当温度明显高于常温时,即使不算理查德森数也可以直接判定SO₂是轻质气体,只要理由解释清楚就行。另外,如果确实要算理查德森数,就需要自己根据SO₂的实际燃烧条件去网上或资料中查找它的初始密度和直径。
二 关于浓度平均时间相关问题
Q 计算内容有个“浓度平均时间”,这个取值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在含硫化氢气体泄漏后15分钟点燃的场景下,泄漏15分钟,浓度平均时间选15min比较合理;次生二氧化硫排放时间参考HJ169 - 2018中未设置紧急隔离系统的30min计算,那么“浓度平均时间”相应30min是否合理?
A 平均时间其实是对标中终点浓度所对应的平均时间的,而终点浓度来源是美国能源部公布的PAC数值,这个PAC值对应平均时间是60分钟。但在实际预测过程中,如果风险物质泄漏时间不超过1h,并且有模型计算不允许平均时长超过泄漏时长的限制,如果遇到这种限制,平均时间取泄漏时长就可以了。
↕
Q 泄露不会超过1h,但燃烧时间是可能超过的,像扑灭井喷,最长100h,这种情况是不是可能选择1h作为浓度平均时间?(手上掌握的资料,井喷后点燃到最后熄灭最长时间100小时)
A 模型计算允许的话,优先选择1h。这里燃烧时间等同于污染物排放时间,因为这期间次生污染物是一直产生的。
如果你在日常项目、模型使用中也有问题,快来加入线上总工办
立即锁定席位
【适合人群】环评工程师/环保咨询机构/环境科研人员
【加入方式】扫码添加企业微信,备注"总工办+姓名+单位"
最后提醒:限时特惠价仅剩20个!
立即加入 | 专业指导 | 降低风险
版权©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562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