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格式和内容

Format and content of 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analysis report for transport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浏览次数:807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技术规范
文件编号 HJ1187-2021
发布日期 2021-08-27
实施日期 2021-11-01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防治放射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规范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的编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的标准格式和主要内容,即总论、货包、运输方案、辐射防护、事故应急准备、质量保证以及结论和承诺等。
本标准是基于核安全导则《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格式和内容》(HAD701/02-2014)的多年实践经验制定。本标准与HAD701/02-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补充完善了运输方案的内容,增加了运输方式、运输量、启运前的准备、启运前检查程序、中途停靠和暂存、货包接收等;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栓系系统强度分析示例,简化了原导则文件中运输工具基本参数;
——优化了辐射防护的内容,增加了辐射防护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辐射防护最优化、辐射监测等;
——增加了正常运输过程中辐射影响分析计算示例资料性附录B,简化了原正常运输情况下的辐射影响分析,删除了事故情况下的辐射影响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相关内容;
——其他格式及文字性修改。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1年8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的标准格式和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编制。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格式和内容(HJ1187-2021).pdf 【2.19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放射性固体废物浅地层处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HJ/T5.2-93 (匹配度 0.726)
  • 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研究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HJ/T5.1-93 (匹配度 0.711)
  •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 环办环评[2020]33号 (匹配度 0.693)
猜你喜欢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836-2017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栓系组件
  • 栓系系统
  • 锚固点
  • 附加装置连接点
  • 楔子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栓系系统强度分析示例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正常运输过程中辐射影响分析计算示例
  • 附录C(规范性附录)放射性物品运输事故应急响应指南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11806 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
  • 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