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部分为DB33/T 2509《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指南》的第1部分。DB33/T 2509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日本荚逑繁育和栽培; -第3部分:无距虾脊兰繁育和野外回归。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浙江大学、台州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吉县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百山祖管理处、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柳新红、李因刚、张丽芳、臧润国、邱英雄、金则新、赵宏波、何小勇、赵颖、赵明水、张宏伟、俞立鹏、叶立新、雷祖培、陈子林、吴友贵、王宗星、何祯。
DB33/T 2509的本部分规定了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对象、本底调查、就地保护、种苗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离体保存、利用以及档案管理等。 本部分适用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其他野生植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可借鉴参考。
AI版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