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Civi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Design

浏览次数:532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37/T5221-2022
发布日期 2022-08-26
实施日期 2022-10-01
适用区域 山东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 11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參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总则; 2. 术语; 3.基本规定; 4.资源要求; 5.模型要求; 6.协同设计; 7. 设计应用; 8. 交付要求。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设计研宄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小纬四路2号,邮编: 250001,电子邮箱: tech@sdad.cn) 。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參编单位: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东博宇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营匠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平 官强 吴晨光 刘鹏飞 李雪 王效磊 卢婷 段晓亚 蒋宏涛 林磊 陈浩 王总辉 安俊贤 林庆伟 林伟华 申建 王玮鏵 孙继生 王树林 巩文学 伊永忠 徐以国 张树胜 王嘉辰 李凯新 秦真 孙苗 肖绍华 王晓斌 刘振 周少瀛 崔京淑 张广梁 季璐璐 张曼滢 赵芸浩 周东明 张水 康凯 盂广锐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张建平 于洁 李罡 冀科峰 赵全斌 常红宾 王俊增 李玉琳 黄儒辉

适用范围

1.0.1为 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阶段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及其成果交付,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快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促进民用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新建、 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
1.0.3民用建筑设计阶段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DB37_T5221-2022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pdf 【1.89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2373-2018 (匹配度 0.616)
  •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7/T5043-2021 (匹配度 0.581)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37/T5097-2021 (匹配度 0.581)
猜你喜欢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584-2010
  •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836-2017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 部令第16号
  •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和常见问题解答 环办环评[2020]33号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建筑信息模型元素
  • 城市信息模型
  • 建筑信息子模型
  • 几何信息
  • BIM 软件
  • 建筑信 息模型
  • 构件资源库
  • 模型细度
  • 交付成果
  • 建筑信息模型(BIM)协同设计平台
  • 非几何信息
附录
收起
  • 附录A(标准的附录)模型组织推荐表
  • 附录B(标准的附录)模型颜色配置推荐表
  • 附录C(标准的附录)各专业模型细度表
  • 附录D(标准的附录)碰撞检测综合报告模板
  • 附录E(标准的附录)BIM成果移交表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T51212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 GB/T51269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 GB/T51301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 JGJ/T448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