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gamma radiation dose rate

浏览次数:5,456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技术规范
文件编号 HJ1157-2021
发布日期 2021-03-19
实施日期 2021-05-01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范环境辐射剂量率的测量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辐射环境监测中辐射剂量率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实施、测量记录和报告、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
《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首次发布于 1993 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次要源”“重要源”和“中等性质的源”的表述;
——明确了连续测量相关要求;
——增加了测量步骤和测量原始记录表;
——增加了环境辐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删除了“剂量估算"内容。
本标准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在相应的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21 年 3 月 19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21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  辐射剂量率测量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实施、测量记录和报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源外围环境监测以及应急监测中环境 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其他环境  辐射剂量率测量可参照执行。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pdf 【0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 1157—2021 概述
标准名称: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1年3月19日
实施日期:2021年5月1日
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源外围环境监测及应急监测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
涵盖测量目的、实施步骤、记录报告及质量保证等要求。
主要修订内容
修改标准名称,删除部分术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应急监测中环境样品γ核素测量技术规范 HJ1127-2020 (匹配度 0.751)
  • 岩矿石标本物性测量技术规程 DZ/T0368-2021 (匹配度 0.724)
  •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2021 (匹配度 0.713)
猜你喜欢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GB15618-20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修改单 HJ482-200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相对固有误差
  • 辐射源
  • 环境γ 辐射剂量率
  • 关键人群组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原始记录表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替代文件
收起
  • GB/T14583-93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引用文件
收起
  • HJ1009 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
  • HJ1128 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 HJ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JJG393 便携式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