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The discharge standards of pollutants for semiconductor industry

浏览次数:615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31/374-2024
发布日期 2024-02-29
实施日期 2024-05-01
适用区域 上海市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1/ 374—2006《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DB31/ 374—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标准分级:将原第一类污染物两个级别的排放标准调整为执行同一级别的排放标准,将原第二类污染物三个级别的直接排放标准调整为同一个级别(见 4.1,2006 版的4.1.4);
——删除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速率控制方式(2006 版的 4.2.2.2);
——更改了污染物控制项目:增加了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石油类、总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锌和综合毒性(见表 1);取消了水污染物控制项目五日生化需氧量(2006 版的 4.1.4);
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氯气、氰化氢、锡及其化合物、苯、苯系物、非甲烷总烃、颗粒物和氮氧化物(见 5.1.1,2006 版的 4.2.2.2);
——更改了部分污染物项目的排放限值:收严了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氨氮、总氰化物、总铜、总铅、总镉、总镍等 9 项水污染物项目的排放限值(见 4.1,2006 版的 4.1.4);
收严了硫酸雾、氯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 3 项大气污染物项目的排放限值(见 5.1.1,2006版的 4.2.2.2);
——增加了边界污染物监控要求(见 5.3);
——更改了部分污染物项目的测定分析方法(见 6.2.2 和 6.3.4,2006 版的 5.4);
——增加了达标判定要求(见 8)。
本文件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蓓、邵一平、艾丽丽、卢士强、刘扬、陈昊、何姚军、石建宾。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 年首次发布为 DB31/ 374—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半导体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污染物监测要求、达标判定要求、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半导体行业现有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新建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3.14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上海市地方标准,编号为DB 31/374—2024,该标准于2024年2月29日发布,并将于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替代了2006年的旧版标准DB31/ 374—2006。该标准的发布单位是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规定了半导体行业水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达标判定要求以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适用于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1/374-2006 (匹配度 0.949)
  • 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1/373-2010 (匹配度 0.756)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1/1098-2018 (匹配度 0.676)
猜你喜欢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修改单 HJ482-2009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总挥发性有机物
  • 非甲烷总烃
  • 新建企业
  • 直接排放
  • 标准状态
  • 挥发性有机物
  • 现有企业
  • 半导体行业
  • 间接排放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 含三甲苯的苯系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替代文件
收起
  • DB31/374—2006 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引用文件
收起
  • GB/T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 GB/T11900 水质痕量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 GB/T11907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 GB/T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 GB/T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
  • GB/T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 GB/T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 GB/T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 GB/T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7494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 GB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 GB39731 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HJ/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 HJ/T19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 HJ/T199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 HJ/T20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 HJ/T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 HJ/T2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 HJ/T3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 HJ/T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 HJ/T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HJ/T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 HJ/T39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 HJ/T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 HJ/T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 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 HJ/T6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 HJ/T65 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T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HJ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
  • HJ484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 HJ84 水质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