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co-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on trial)

浏览次数:803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征求意见稿
文件编号 HJ□□-20□□
发布日期 2022-06-10
实施日期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征求意见稿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规范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的原则、技术流程、评估内容与指标、评估方法及报告编写等要求。
本标准附录 A、C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的原则、技术流程、评估内容与指标、评估方法及报告编写等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的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森林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草原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矿山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其他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生态环境成效评估可参照执行。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0.89 M】 下载  |  查看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pdf 【0.60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说明概览
一、背景与必要性
1. 政策依据响应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落实生态环境部监管职责
2. 标准空白填补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领域标准空白,完善监管体系
3. 现实需求解决当前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价不系统等问题
二、编制过程
1. 任务来源2021年列入生态环境部标准制订项目
2. 工作流程
调研阶段(2021.1•3):文献研究+三省实地调研
草案完善(2021.4•12):5次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 国海规范[2017]13号 (匹配度 0.758)
  •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 GB/T41339.2-2022 (匹配度 0.728)
  •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 环办土壤函[2017]1953号 (匹配度 0.724)
猜你喜欢
  •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部令第15号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GB31572-2015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广告资讯
评论 3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