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规范

浏览次数:151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61/T1854-2024
发布日期 2024-07-02
实施日期 2024-08-02
适用区域 陕西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南涛、李丽、武蓉蓉、陈利、李云、李辉、刘平立、石莹、王蕊、朱小青、刘敬、赵映秋、呼铂、陈志伟、王国钊、同晨燕、杨勇、田淇元、徐博、孙晓蓓、谭然、吕磊、针睿楠、程功、冯联刚、郭文霞、李佳颖、杨慧雯、杨洋、贺培宏、龙杰、张旭旭。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电话:029-87851055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北路100号
邮编:710054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总体要求、工作组织、评估调整内容、评估调整程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规范(DB61_T1854-2024).pdf 【1.58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规范概览
发布单位: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起草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等
适用范围:规范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与调整工作,确保生态功能、面积和性质稳定。
•••
核心内容
1. 术语定义
生态保护红线强制保护的生态功能重要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及敏感脆弱区(水土流失、沙化等)。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 (匹配度 0.741)
  • 大范围降水过程评估技术规范 DB61/T1685-2023 (匹配度 0.705)
  • 区域性霾天气过程评估技术规范 DB61/T1382-2020 (匹配度 0.608)
猜你喜欢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修改单 HJ482-2009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及修改单 GB3095-2012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
  • 生态保护红线
附录
收起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正面保留清单
  • 附录B(规范性附录)分类型调整规则
  •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报告大纲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