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 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copper, zinc,chromium, nickel,lead and cadmium-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浏览次数:547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42/T2047-2023
发布日期
2023-06-27
实施日期
2023-08-27
适用区域
湖北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武汉市汉阳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珂、刘燕燕、赵涛、孙斌、袁文博、梁胜文、朱汉昌、徐海明、李馥锶、朱静、赵旭、罗秋、黄荣、程远佳、李明。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联系电话: 027-87167182, 邮箱:whjcfxs@126. 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武汉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联系电话: 027-85805700,邮箱: kkzhou622@163. com.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铜、锌、铭、镍、铅和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文件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废气中铜、铬、镍、铅和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详见附录A。
原文附件
DB42_T2047-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 铜、锌、铬、镍、铅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
【1.84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概览:DB42/T 2047•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重金属测定标准
核心主题
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铜、锌、铬、镍、铅、镉的方法,涵盖无组织排放(石墨炉法)和有组织排放(火焰法)。
•••
关键信息
1. 适用范围
• 石墨炉法:无组织废气中的铜、铬、镍、铅、镉。
• 火焰法:有组织废气中的铜、锌、铬、镍、铅、镉。
2. 方法原理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685-2014 (匹配度 0.724)
- 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543-2009 (匹配度 0.719)
- 固定污染源废气 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684-2014 (匹配度 0.717)
猜你喜欢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部令第15号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及修改单 GB3095-2012
-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828-2017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584-2010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