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verification of risk control and remediat ion of soil contamination in lead-zinc mining and dressing industry

浏览次数:726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45/T2426-2021
发布日期 2021-12-20
实施日期 2022-01-20
适用区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栋源、黄艳红、吴昊、刘楠楠、卢然、唐焰、林星杰、金晓丹、高何凤、陈何潇、狄瑜、李杨、杜军艳、林秋莲、杨子杰、卢玉秋、甘洋洋、吴海霞、陈茜茜、方晴、周浪、吴锡松、黄山松。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西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包括对地块实施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修复的效果评估。
本文件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物质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不适用于尾矿库闭库和土地复垦。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DB45_T 2426-2021 铅锌矿采选行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pdf 【13.02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规范 DB45/T2144-2020 (匹配度 0.447)
  •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管理办法(试行) 桂环规范[2021]3号 (匹配度 0.447)
  • 赤泥磁选铁精矿中硅、铝、硫、磷、砷、铜、锌、铅和钛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DB45/T1106-2014 (匹配度 0.445)
猜你喜欢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549-2016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修复目标
  •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 铅锌矿采选
  • 修复极限
  • 环境背景值
  • 目标污染物
  • 地块概念模型
  • 效果评估
  • 土壤污染修复
  • 受污染地块
  • 评估标准
  • 风险管控目标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块概念模型涉及信息及其作用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效果评估报告提纲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25466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3433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 GB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HJ/T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T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HJ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 HJ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 HJ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 HJ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 HJ25.5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 HJ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 HJ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 HJ493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 HJ65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
  • HJ68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 HJ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