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 527—2015《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与DB11/ 527—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标准名称和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见封面,2015年版封面标准名称和英文译名); b) 取消了标准中强制条款的界定(见标准前言,2015 年版前言); c)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1,2015 年版的1); d)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 e) 修改了配电室应急预案的要求(见4.4,2015版3.4); f) 修改了配电室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见4.5,2015版3.5); g) 增加了新建或改造配电室建设智能运维系统的要求(见4.6); h) 增加了智能化运维配电室的要求(见4.7); i) 增加了配电室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见4.8); j) 调整“4 设备设施”为“5 设备管理”和“6 设施管理”(见5、6,2015 版4); k) 修改了5.1标题为“设备配备原则”(见5.1,2015版4.1); l) 修改了使用3C 认证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要求(见5.1.2,2015版4.1.2); m) 修改了配电室设备建议选用节能型设备的要求(见5.1.3,2015 版4.1.3); n) 增加了配电室设备管理的要求(见5.2); o) 修改了自备电源为柴、汽油发电机的管理要求(见5.3.1,2015版4.8.1); p) 增加了UPS电源安全管理的要求(见5.3.6); q) 增加了“智能运维系统要求”(见5.4); r) 增加了无人值班配电室的安全工器具配置要求(见6.1.5); s) 调整2015版5.3.5条款为6.2.1(见6.2.1,2015 版5.3.5); t) 增加了对电缆的标志标示要求(见6.2.7); u) 合并2015版4.2、4.3、5.3 为6.3(见6.3,2015版4.2、4.3、5.3); v) 修改了有人值班配电室专用电话功能的要求(见6.3.4,2015版5.3.9); w) 修改了对装有产生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的配电装置的房间安装强制通风装置的要求(见 6.3.7,2015 版4.2.6); x) 修改了地下配电室采取防水措施的要求(见6.3.11,2015 版4.9); y) 修改了配电室灭火器和消防通道的管理要求(见6.4.2,2015版4.4.2、4.4.3); z) 增加了配电室内非消防负荷配电回路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建设要求(见6.4.4); aa) 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接口兼容性的要求(见6.4.5); ab) 修改了工作票中三种人不得为同一人的要求(7.1.4,2015版5.4.4); ac) 修改了对电气运行环境巡视检查的要求(见7.3.3,2015版5.2.3); ad) 修改了特殊情况增加巡视次数的要求(见7.3.4,2015 版5.2.4); ae) 修改了7.4 标题为“试验、校验、清扫和检修要求”(见7.4,2015版的4.7); af) 修改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定期检验周期(见7.4.3,2015 年版的4.7.3); ag) 修改了接地装置及系统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的要求(见7.4.4,2015版4.7.4); ah) 修改了清扫检查的实施期(见7.4.7,2015 年版的2015年版的4.7.7); ai) 修改了清扫检查时发现的设备隐患进行处理的要求(见7.4.8,2015 年版的4.7.8); aj) 增加了智能运维配电室设备检修周期的要求(见7.5); ak) 修改了值班人员的配置要求(见8.1.3,2015年版的6.1.3); al) 增加了重大活动安全用电要求(见9); am) 修改了电容器、电抗器及接地变压器接线图等图纸清单的要求(见表A.1,2015 版的表 A.1); an) 增加了智能运维系统建设及运维要求的规范性附录(见附录B); ao) 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要求的规范性附录(见附录D)。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并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北京消防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铁成、李云浩、黄波、孙富、王世武、张朔、宋鹏、于文革、胡金鑫、王怡萍、干银辉、郭鹏武、王大刚、刘春风、王晓光、朱志永、关宪忠、魏晨、刘同新、李悦、尹博瀚、张伍勋、刘维民、荆永昌、袁烁锋、李磊、胡少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DB11/ 527—2008,2015 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规定了配电室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设备管理、设施管理、运行维护、人员要求和重大活动安全用电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用户配电室的安全管理。 本文件不适用于井下配电室的安全管理。
AI版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