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Ambient air and waste gas—Determination of odor— Triangle odor bag method

浏览次数:42,847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监测规范
文件编号 HJ1262-2022
发布日期 2022-07-14
实施日期 2023-01-15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空气和废气中臭气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及各类恶臭污染源(包括水域)以不同形式排放的臭气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本标准与《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增加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仪器和设备等实验用品材质要求;
——增加了标准臭液贮备液和使用液的配制过程;
——完善了样品分类;
——改进了分析方法;
——改进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分析数据的计算过程;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在规范性附录中增加了实验人员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3年9月18日批准发布的《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在相应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保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2年7月1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3年1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及各类恶臭污染源(包括水域)以不同形式排放的臭气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中臭气的测定。
本标准测定方法是嗅觉器官测定法,不受臭气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及所含成分浓度比例的限制。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HJ 1262-2022).pdf 【3.73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HJ 1262•2022)是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旨在规范环境空气和废气中臭气的测定方法,以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下是对文档内容的分析:
1. 标准目的和适用范围
制定本标准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适用于环境空气、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中臭气的测定。
2. 标准名称和主要差异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3-2009 (匹配度 0.846)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549-2016 (匹配度 0.843)
  •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15435-1995 (匹配度 0.838)
猜你喜欢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GB18918-2002
  •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修改单 HJ482-2009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广告资讯
评论 9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嗅辨员
  • 臭气浓度
  • 嗅觉阈值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臭液的组成与性质
  • 附录B(规范性附录)嗅辨员
  • 附录C(资料性附录)压力稀释法
  • 附录D(资料性附录)t分布临界值表
  • 附录E(资料性附录)臭气浓度计算
  • 附录F(资料性附录)嗅辨员管理记录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HJ865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 HJ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