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36/T796《高速公路绿化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 本文件代替DB36/T796-2014《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技术规程》。与DB36/T796-2014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植生带、植生袋法、边坡防护、林苗一体化、视距三角形、绿地率、公路绿化率、绿化覆盖率、乡土植物、视线诱导栽植的术语和定义(见DB36/T796-2014的3.7~3.15和3.19); b)增加了高固碳植物的定义(见3.12) ; c)增加了设计要求(见4)、调查与资料收集(见5)、种植土及竖向设计(见6); d)修改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附属设施、边坡、路侧(碎落台、护坡道)、隧道洞口、取弃土(渣)场等地段的绿化设计(见7.1~7.7); e)用修改了附录A的植被排序,增加了植被特性,如高固碳植物、防火植物及适宜种植地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红、袁平成、刘劲勇、张龙生、曹林辉、董焕焕、左家文、赵晓琳、周隆胤、申家成、邓云云。 本文件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6/T796-2014。
本文件提出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附属设施、边坡、路侧(碎落台、护坡道)、隧道洞口等地段的绿化设计的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绿化设计,其他道路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AI版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