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浏览次数:161
文件分类 法律法规-其它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2019-06-26
实施日期 2019-06-26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起草单位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护和改善声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8年,全国共发布203份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有75个市(州、盟)、223个县(区)开展并完成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
  201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和夜间)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昼间和夜间)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736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2.6%,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73.5%;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4dB(A),夜间为46.0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0dB(A),夜间为58.1dB(A)。
  2018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噪声的举报占比为35.3%,仅次于大气污染,排第2位。在全国噪声问题举报中,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以43.0%的比例占据首位。
  2018年,各级地方政府还开展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绿色护考”行动等工作,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为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
  附件:2019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适用范围

暂无相关说明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2019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pdf 【11.04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2019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是一份关于中国环境噪声污染情况及其防治措施的综合性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环境噪声的分类、监测、法规、技术、管理措施以及各地的防治经验等方面。以下是对报告主要内容的分析:
1. 环境噪声分类与标准
报告提到了不同类型的环境噪声,包括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
引用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如《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这些标准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了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2020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匹配度 0.875)
  • 2018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匹配度 0.866)
  • 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 (匹配度 0.827)
猜你喜欢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修订版)及第1号修改单 GB/T4754-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 部令第15号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及修改单 GB/T16157-1996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