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附录G和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支持编制.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 。 主要起草人 黎建辉 、肖云 、玉贵瑞 、侯艳飞等 。
本标准定义了一个在数据集层次上描述生态科学数据的概念模型,规定了构成该模型的一组必选的、条件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提供了对该模型的形式化描述。本标准还规定了各种需求层次的元数据应用所需要的最小元数据元素集(简称为核心元数据),以及规定了为满足特殊需求对元数据进行扩展和制定元数据应用专规的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中的生态科学数据包括生态观测、调查、试验等生态科学研究活动中所产生的原始基本数据,也包括根据科研需求对原始基本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数据,既可以是数字化的,也可以是非数字化的。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科学数据集和数据集系列的编目和描述,数据集和数据集系列的组织管理,也可用于数据交换中心的数据服务。本标准期望为生态科学数据生产者,数据管理者﹑数据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以及与数据生产,组织管理,服务或使用有关的其他人员所使用,以便理解生态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总体要求。 尽管本标准主要用于生态科学数据集,但其原理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科学数据资源。 通过定义一个通用的概念模型,本标准保证各元数据实施之间有较高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但是,本标准并没有规定元数据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具体如何实施。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