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沉积物 13 种苯胺类和2种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Soil and sediment- Determination of 13 aniline compounds and 2 benzidine compounds-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浏览次数:3,734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监测规范
文件编号 HJ1210-2021
发布日期 2021-11-15
实施日期 2022-06-01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苯胺类和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3种苯胺类和2种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省韶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析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1年11月15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苯胺类和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联苯胺、苯胺、4-甲基苯胺、2-甲氧基苯胺、3-甲基苯胺、2-甲基苯胺、2,4-二甲基苯胺、4-硝基苯胺、3-硝基苯胺、4-氯苯胺、2-萘胺、2,6-二甲基苯胺、3-氯苯胺、3,3'-二氯联苯胺和N-亚硝基二苯胺共13种苯胺类和2种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取样量为5.0 g,定容体积为1.0 ml时,13种苯胺类和2种联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2 μg/kg~4 μg/kg,测定下限为8 μg/kg~16 μg/kg。详见附录A。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HJ 1210-2021 土壤和沉积物 13 种苯胺类和 2 种联苯 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pdf 【1.76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土壤和沉积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HJ961-2018 (匹配度 0.801)
  • 水质 1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HJ1048-2019 (匹配度 0.801)
  • 土壤和沉积物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HJ1334-2023 (匹配度 0.785)
猜你喜欢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819-2017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无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附录
收起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 附录B(规范性附录)定量模式
  • 附录 C(资料性附录)质谱参考条件
  • 附录D(资料性附录)方法的准确度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 GB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 HJ/T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49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 HJ613 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