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 11291《工业环境用机器人安全要求》分为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机器人; -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本部分为GB 1129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1291-1997《工业机器人安 全规范》。 本部分与GB 11291-199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部分更新了一些文件,使其更好地符合GB/T15706--2007要求以及符合采用C类标准检测和相应危害的要求。 -本部分增加了(但不仅限于)新的技术要求,包括与安全相关的控制系统性能、机器人停机功能、使能装置、程序验证、无线示教盒准则、联动控制、协同机器人准则,以及最新的设计安全规范。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0218-1 :2006《工业环境用机器人安全要求第1部分:机器人》(英文版)和ISO 10218-1/Cor. 1:2007(英文修订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作如下编辑性改动: -大写的英文缩写保留英文原名,去掉ISO前言; -将ISO 10218改为“GB 11291”和“《工业环境用机器人安全要求》”;将“本国际标准”和ISO 10218-1改为“本部分”和“GB 11291.1";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已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国际标准编号改为国家标准编号,并将相应的国家标准采用的国际标准版本号放在国家标准编号后的括弧内,便于使用和查阅;未转化的国际标准保留; -删去了原文中不符合我国标准编写的字句。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12642- 2001 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eqv ISO 9283:1998); -GB 16754- 2008 机械安全 急停设计原则(ISO 13850 :2006 ,IDT); -GB/T 19876- 2005 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 相关防护设施的定位(ISO 13855:2002 , MOD)。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书评、负超、王思斯。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1291- 1997。
GB 11291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机器人(在第3章中定义)的基本安全设计、防护措施以及使用信息的要求和准则。描述了工业机器人相关的基本危害情况,并提出了消除或充分地减小这些危险的要求。噪声作为一种潜在的危害没有在本部分涉及,但包含在GB 11291的第2部分中。 GB 11291的本部分适用于工业机器人。虽然《工业环境用机器人安 全要求》建立的安全原则可能被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所用,但是本部分不适用于非工业机器人。非工业机器人的实例包括(但不局限于):水下、军用和空间机器人、遥控机械手、假肢和其他肢体残障人士的辅助装置、微型机器人(位移范围<1 mm)、外科手术或康复机器人以及服务和消费机器人。 注1:对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安装的要求包含在第2部分。 注2:特殊的应用(焊接、激光切割、机械加工等)可能产生另外的危险,这些危险在机器人的设计中可能需要考虑。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