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质量指标体系: 信息化技术应用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key quality index system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Xiongan new area

浏览次数:292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1331/T025.8-2022
发布日期 2022-06-27
实施日期 2022-07-01
适用区域 河北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指标体系根据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雄安质量”工程标准体系>的通知》(雄安 “政”字(2021) 25号)的相关要求,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指标体系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雄安新区的各项规划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雄安新区建设实际需求,提炼符合雄安新区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关键指标和参数,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有关部门组织审查定稿。
本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1. 总则; 2.术语; 3. 基本规定; 4.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5. 数据资源开发建设; 6. 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 7. 数字化技术应用; 8.信息安全管控。
本指标体系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本指标体系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的责任。
本指标体系由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指标体系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 100048),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员: 王国光 邬远祥 徐震 李劲遐 方建明 刘明 朱泽彪 黄庆彬 王晓旭 姚尧 田新硕 陈友姣 张彪 王香改 陆江 蓝欣蕊 王新运
本指标体系主要审查人员:邓新星 张志伟 米文忠 王长海 苏锋 安春雨 张树峰 崔颢 刘金飞

适用范围

1.0.1为推动实现 雄安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建造和城市智慧发展,引导信息化技术在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广泛应用,提升数字化模型的存储、交付和应用要求,实现智能建造,特编写本指标体系。
1.0.2本指标体系适用 于工程建设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雄安新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应用,对我国其他高质量建设区域信息化技术应用也具有借鉴意义。
1.0.3本指标体系是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质量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也是雄安新区信息化技术应用有关的技术指标。
1.0.4雄安新区信息化技术应用除应符合本指标体系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文件、标准的规定。

原文附件
DB1331_T025.8-2022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质量指标体系: 信息化技术应用.pdf 【2.92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工程 DB1331/T025.6-2022 (匹配度 0.799)
  • 农用堆肥质量要求 DB13/T5373-2021 (匹配度 0.529)
  • 关于加强环评管理提升环评文件质量的通知 冀环环评函[2022]553号 (匹配度 0.522)
猜你喜欢
  •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及修改单 GB3095-2012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 部令第15号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IPV6
  • 数字基础设施
  • 城市信息模型
  • CIM 平台
  •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
  •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基础框架
  • 物联网
  • 建筑信息模型
  • 城市计 算中心
  • 数据元素
  • 互联网 数据中心
  • 数字化应用平台
  • 块数据平台
  • 物联网平台
  • 物联网终端
  • 视频一张网平台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