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和关键环节 第4部分: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damage—General principles and key components —Part 4: survey and determination of soil environmental baseline

浏览次数:551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征求意见稿
文件编号 GB/T□□□□□-202□
发布日期 2022-08-30
实施日期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征求意见稿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规范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过程中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过程中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的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辐射所致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和关键环节 第4部分: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征求意见稿).pdf 【1.33 M】 下载  |  查看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和关键环节 第4部分: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3.04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环境损害评估标准概览: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
核心内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因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的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不适用于核辐射相关损害。
2. 术语定义
土壤生态环境损害土壤环境及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土壤生态环境基线未受损害时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状态水平。
对照区与评估区相似但未受损害影响的区域。
3. 工作程序
工作准备 基线确定(历史数据/对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土壤与地下水 环办法规[2018]46号-2018 (匹配度 0.909)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 (匹配度 0.899)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损害调查 (匹配度 0.897)
猜你喜欢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及修改单 GB3095-2012
  •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55-2000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广告资讯
评论 2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