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浏览次数:822
文件分类 法律法规-部令与规范性文件
文件编号 环气候[2025]40号
发布日期 2025-05-22
实施日期 2025-05-22
起草单位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水利(水务)厅(局)、商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市场监管局(厅、委)、气象局、能源局、林草局、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快构建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商务部
中国人民银行
市场监管总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林草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航局
2025年5月22日

适用范围

暂无相关说明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pdf 【0.61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旨在构建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以下是对该方案文本内容的分析: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目标建立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强基础、重供给、促融合。
原则急用先行、逐步完善,增强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国际合作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国标委联[2020]35号 (匹配度 0.775)
  • 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 环气候[2020]57号 (匹配度 0.768)
  • 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环综合[2021]4号 (匹配度 0.729)
猜你喜欢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及修改单 GB/T16157-1996
  •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1-2019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