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 3836(爆炸性环境》的第16部分。GB/T 383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p”保护的设备; -第6部分:由液浸型“o”保护的设备; -第7部分:由充砂型“q"保护的设备; -第8部分:由“n”型保护的设备; -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 -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 试验方法和数据; -第12部分:可燃性粉尘物质特性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设备的修理.检修、修复和改造; -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 -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第17部分:由正压房间“p”和人工通风房间“v”保护的设备; -第18部分:本质安全电气系统; -第20部分:设备保护级别(EPL)为Ga级的设备; -第21部分:防爆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第22部分:光辐射设备和传输系统的保护措施; -第23部分:用于瓦斯和/或煤尘环境的I类EPLMa级设备; -第24部分:由特殊型“s”保护的设备; -第25部分:可燃性工艺流体与电气系统之间的工艺密封要求; -第26部分:静电危害 指南; -第27部分:静电危害试验; -第28部分: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 基本方法和要求; -第29部分: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 结构安全型“c”、控制点燃源型“b”、液浸型“k"; -第30部分:地下矿井爆炸性环境用设备和元件; -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第32部分:电子控制火花时限本质安全系统; -第33部分:严酷工作条件用设备; -第34部分:成套设备; -第35部分:爆炸性粉尘环境场所分类; -第36部分:控制防爆设备潜在点燃源的电气安全装置。 本文件代替GB/T 3836.16-2017《爆炸性环境第16 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与GB/T3836.16-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关于旧装置中设备的接受要求(见4.3.1.3); -删除了初始检查的相关要求并移至GB/T 3836.15(见2017年版的4.3); -增加了包含本质安全型设备的增安型“e”设备开盖的放松条件(见4.8.1); -增加了光源和灯具的检查要求(见4.12.12); -更改了检查一览表(见表1~表3,2017年版的表1~表4)。 本文件修改采用IEC 60079-17 :2013{爆炸性环境第17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本文件与IEC 60079-17:2013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附录A对应IEC 60079-17:2013的附录B; -附录B对应IEC 60079-17:2013的附录C; -附录C对应IEC 60079-17:2013的附录A。 本文件与IEC 60079-17: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 GB/T 3836.1替换了IEC 60079-0(见第3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 3836.13替换了IEC 60079-19(见4.6.1.4.5.6),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 3836.14替换了IEC 60079-10-1(见4.5.6),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 3836.15替换了IEC 60079-14(见4.5.6),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 3836.35替换了IEC 60079-10-2(见4.5.6) ,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系列- -致,将本文件名称更改为《爆炸性环境 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调整了第1章范围的叙述; -范围中增加了关于煤矿井下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的注; -4.12.1 中增加了关于附录D的注; -删除了第5章各条标题中的标准代号; -表1~表3中符号“X”修改为“”; -用GB/T 3836.5 .GB/T 3836.3 .GB/T 3836.4 ,GB/T 3836.8、GB/T 3836.31 .GB/T 16895.23替换了资料性引用的IEC 60079-2、IEC 60079-7、IEC 60079-11. IEC 60079-15 .IEC 60079-31.IEC 61241-4、IEC 60364-6 ,并将这些文件从第2章移至参考文献; -用我国文件替换了资料性引用的国际文件 ,并修改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阳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物资沈阳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隆防爆电气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刚、樊建强、吕献奇、范景昌、吕隆壮、王达昱、王亚德、奚涛、张胜余、张志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GB 3836.16- 2006; -2017年第- -次修订为GB/T 3836.16- 2017;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场所内电气装置检查和维护的通用要求以及对不同防爆型式装置的附加要求。 本文件的规定适用于用户,它所包含的内容与用于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有关,该危险 场所的危险可能是由可燃性气体、蒸气.薄雾、粉尘.纤维、飞絮引起的。本文件不包括: -电气装置其他基本安装和检查要求; -电气设备的验证; -防爆设备的修理和修复(见GB/T 3836.13)。 本文件是对GB/T 16895.23 要求的补充。 存在粉尘、纤维、飞絮的情况下,现场清理的洁净程度可能对检查和维护的要求产生影响。 本文件适用于在大气条件下爆炸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或可燃性粉尘层出现引起危险的场所。 本文件不适用于: -煤矿井下; -不需要大气中的氧气而燃烧的炸药粉尘; -自燃物质。 注:煤矿井下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可参考本文件,具体要求见《煤矿安全规程).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