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生态环境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浏览次数:4,998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技术导则
文件编号 HJ1409-2025
发布日期 2025-01-10
实施日期 2025-02-01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基于《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修订而成,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标准名称修改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生态环境》;
——调整、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调整、补充和规范了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海洋生态环境评价等级、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
——删除了报告书、报告表的分类标准,删除了原总则中特大型项目评价要求、低放射性废液评价要求、围填海充填材料的要求等,将原 4.7、4.8、4.9 纳入第 6 章的相关内容中;
——删除了第 5 章,报告书的编制要求按照 HJ 2.1 执行;
——将原 6、7、8、9、10 章中各要素的资料收集、现状调查和监测、现状质量评价内容单独列为第 6 章,将原 6、7、8、9、10 章中各要素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单独列为第 7 章,将原 6、7、8、9、10 章中各要素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单独列为第 9 章;
——增设了海洋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章节;
——规范了现有常规监测资料的使用,优化了现状调查要求;
——细化了不同评价等级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要求;
——删除了海洋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完善了海洋生态评价内容及方法;
——增加了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内容要求;
——调整、增加了附录。
本标准附录 A~C、附录 G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D~F、附录 H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停止执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油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25 年 1 月 10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25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建设项目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参照本标准执行。对海洋有放射性影响的建设项目还应执行放射性评价的相关标准。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生态环境(HJ 1409-2025).pdf 【3.00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 HJ87-2023 (匹配度 0.867)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14 (匹配度 0.856)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 HJ/T87-2002 (匹配度 0.838)
猜你喜欢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GB31572-2015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修订版)及第1号修改单 GB/T4754-2017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及修改单 GB3095-2012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
广告资讯
评论 17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海洋生态环境
  • 河口
  • 沿岸海域
  • 海洋生态敏感区
  • 混合区
  • 海湾
  • 近岸海域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海洋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
  •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要涉海项目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类型
  •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其他海洋生物质量参考值
  • 附录D(规范性附录)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
  • 附录E(规范性附录)三维潮流、泥沙、床面冲淤的数值模拟
  • 附录F(规范性附录)海洋生态影响程度分级
  • 附录G(资料性附录)危险物质临界量和海洋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 附录H(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替代文件
收起
  • GB/T19485-201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引用文件
收起
  • GB/T12763(所有部分) 海洋调查规范
  • GB/T41339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 GB/T42631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 GB17378(所有部分) 海洋监测规范
  • GB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 GB18486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 GB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 GB3552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 GB4914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HJ1406 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技术导则
  • HJ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HJ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 HJ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HJ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 HJ442(所有部分)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624 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 HJ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 HJ884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
  • HY/T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 HY/T082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 HY/T083 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 HY/T147.5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5部分:海洋生态
  • HY/T214 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
  • HY/T215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
  • JT/T1143 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 SC/T9110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