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

浏览次数:761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2020-11-13
实施日期 2020-11-13
适用区域 浙江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浙江省各地开展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加强河流水生态保护修复,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工作。主要用于指导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选择及实施等。面向各河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缓冲带生态修复工作实施部门以及各级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等相关单位。
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术语与规范性引用文件、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缓冲带生态修复、缓冲带维护管理与资料性附录。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浙江省各地可参照执行。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制订。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浙江省河流生态缓冲带类型、河流生态缓冲带宽度划定方法、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管理要点、生态修复后的维护管理。
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河流生态缓冲带宽度的划定及生态修复。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附件:1.浙江省河流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pdf 【1.09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浙江省湖库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 (匹配度 0.696)
  • 水生态修复技术导则 DB11/T2180-2023 (匹配度 0.691)
  • 山区河流生态监测技术导则 DB11/T1174-2015 (匹配度 0.656)
猜你喜欢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1-2019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及修改单 GB/T16157-1996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819-2017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生态护岸
  • 基底
  • 生态修复
  • 河流生态缓冲带
  • 生物滞留带
  • 生态拦截沟渠
  • 透水铺装
附录
收起
  • 附录A(标准的附录)河流生态缓冲带植被物种推荐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T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 GB/T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GB/T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 GB/T38360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50513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 浙政办发〔2005〕109号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环办环评〔2017〕99号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 环办生态〔2017〕48号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