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s of nomenclature for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ndard—Part 1: analytical method standard
| 文件编号:HJ□□□□-202□ | 分类:标准导则 | 发布日期:2023-11-10 | 
|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 | 
查看全部标准内容
| 文件编号:监测函〔2019〕4号 | 分类:法律法规 | 发布日期:2019-02-12 | 
|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2019-02-12 | 
| 文件编号:无 | 分类:法律法规 | 发布日期:2021-06-22 | 
| 发布部门:湖南省省委办公厅,湖南省... | 适用区域:湖南省 | 实施日期:2021-06-22 | 
| 文件编号:环办便函〔2023〕227号 | 分类:法律法规 | 发布日期:2023-07-13 | 
|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2023-07-13 | 
| 文件编号:环函〔2009〕131号 | 分类:法律法规 | 发布日期:2009-06-11 | 
|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2009-06-11 | 
| 文件编号:环函〔2010〕90号 | 分类:法律法规 | 发布日期:2010-03-15 | 
|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2010-03-15 | 
查看全部政策内容
你好,根据《2020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广州、深圳需要监测项目包括57种非甲烷烃、47种TO15物质、13种OVOCs及NMHC,但方案中的监测方法表6未列出T015的测试方法及依据,请问TO15物质的监测采用什么了测试方法及方法依据?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问政平台
2021-10-27
您好,请问现在从事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在第三方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还需要考取省厅颁发的上岗证吗?社会机构自身颁发的人员上岗证具有证明作用吗?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2021-12-21
地下水指标的检测方法是否可以使用非《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 2017)中推荐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例如,亚硝酸盐使用《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84-2016)是否可行?铁使用《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0-2014)是否可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25-09-15
查看全部热点问答内容
                                     
                                 | 
                                
                                    快讯 | 《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全文发布! | 
                            |||
| 环评互联网 | 2022-03-06 | 
                                     
                                    63
                                 | 
                                ||
                                     
                                 | 
                                
                                    128项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标准将开展复审 | 
                            |||
| 环评互联网 | 2022-02-28 | 
                                     
                                    105
                                 | 
                                ||
                                     
                                 | 
                                
                                    生态环境部党组会议:加强典型案例曝光,督促解决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 
                            |||
| 生态环境部 | 2022-02-28 | 
                                     
                                    55
                                 | 
                                ||
                                     
                                 | 
                                
                                    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审批登记,加强日常监督执法 | 
                            |||
| 生态环境部 | 2022-02-28 | 
                                     
                                    42
                                 | 
                                ||
                                     
                                 | 
                                
                                    省厅回复 | 地表水监测中使用的标准方法问题 | 
                            |||
| 环评互联网 | 2022-02-28 | 
                                     
                                    155
                                 | 
                                ||
查看全部资讯内容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 文件编号:GB/T51462-2024 | 标准名称: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术语标准 | 发布日期:2024-11-26 | 
| 标准分类:行业相关标准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无 | 
| 中文释义:针对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和生态系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开展的监测活动。 |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 文件编号:DB36/T2104-2024 | 标准名称: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 发布日期:2024-12-30 | 
| 标准分类:地方标准 | 适用区域:江西省 | 实施日期:无 | 
| 中文释义:运用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沉积物、固体废 物、生物、噪声、振动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 | ||
| 文件编号:DB41/T1992-2020 | 标准名称: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 发布日期:2020-10-23 | 
| 标准分类:地方标准 | 适用区域:河南省 | 实施日期:无 | 
| 中文释义: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本文件所指的生态环境问题,仅限于自然灾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土地退化、水土环境问题、森林、草地退化、湿地萎缩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或下降。 | ||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文件编号:RB/T041-2020 | 标准名称: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 生态环境监测要求 | 发布日期:2020-08-26 | 
| 标准分类:技术规范 | 适用区域:全国 | 实施日期:无 | 
| 中文释义: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盐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 | ||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文件编号:DB61/T1305-2019 | 标准名称: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 发布日期:2019-12-30 | 
| 标准分类:地方标准 | 适用区域:陕西省 | 实施日期:无 | 
| 中文释义:是指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 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 | ||
查看全部术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