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六条问题的回复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19-06-11

环境 全国 水生态环境 综合业务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请问,1、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产生水污染物,但是水污染物通过槽车运到其他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是否可以视为在建设地点不排放污染物?2、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不排放水污染物,是否允许?

回复

按照《关于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9〕33号)指出“即使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水污染物经城市排污管网转移至保护区外处理并排放,仍存在事故性排放的危险,威胁饮用水安全”,因此对于“水污染物通过槽车运到其他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仍不能排除事故性排放的危险,不可视为不排放污染物。 同文对“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解释为:“并非特指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也应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其他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因此,原则上不允许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此类建设项目。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相关问答

  • 关于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就地转产问题的回复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19-04-30

  • 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法》问题的回复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21-11-26

  • 关于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几点建议的答复意见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15-12-10

  • 关于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几点建议回复意见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15-09-18

  • 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在餐饮监管中适用的回复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

    2018-03-21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