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浏览次数:2,917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14/T2051-2020
发布日期 2020-05-18
实施日期 2020-08-18
适用区域 山西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董轶茹、谢明、张利琴、王鹏、赵洁、王洪畅、朱伟、刘承伟、王向东、王启辉、裴建军。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控制的术语和定义、运行维护质量管理要求、运行维护质量控制要求和运行维护质量抽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的气态污染物(SO2 、NOX 、CO、HCl、NMHC)排放、颗粒物排放和有关烟气参数(含氧量等)连续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质量控制。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B14_T2051-2020).pdf 【5.38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DB14/T2050-2020 (匹配度 0.836)
  •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DB14/T2966-2024 (匹配度 0.791)
  • 地下水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DB14/T2826-2023 (匹配度 0.757)
猜你喜欢
  •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836-2017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 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 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修改单 HJ482-2009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 校准
  •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 数据控制系统
  • 连续监测系统
  • 参比方法
  • 满量程
  • 校验
  • 量程漂移
  • 运行维护单位
  • 有效数据
  • 比对监测
  • 非甲烷总烃
  • 相对准确度
  • 零点漂移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CEMS日常巡检、校准和维护记录表
  • 附录B(规范性附录)CEMS组分损失率(量)技术指标要求
  • 附录C(资料性附录)CEMS参数备案表
  • 附录D(资料性附录)CEMS运行维护质量检查记录表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 HJ/T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 HJ/T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 HJ/T4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 HJ/T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HJ1013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HJ47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 HJ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HJ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 HJ76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836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 HJ973 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