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用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比对抽测技术要求

浏览次数:682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监测规范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2023-01-09
实施日期 2023-01-09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环境监测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作为关键“量具”广泛应用于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期间核查、分析方法的评价、监测人员操作技术水平考核、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等工作,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比的重要前提。
挥发性有机物中的一部分非甲烷烃类( PAMS组分)是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臭氧污染防治的重点关注组分。实验室主要以多组分混合标准气体为标准物质对环境空气中的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PAMS组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本技术要求主要用于指导实验室开展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PAMS组分)标准气体实物的比对,对所测得量值与标准物质证书中认定值的偏差或量值间的等效度进行判定,掌握不同品牌标准物质的质量状况。
本技术要求为首次发布,后期将根据环境监测标准物质1标准样品比对抽测工作进展适时修订。如有相关标准或计量规程1规范发布,则以标准或计量规程/规范要求为准。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山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高裕雯、杨婧、师耀龙、吕怡兵、毕哲、王德发、马浩淼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PAMS 组分)标准气体的量值比对方法,以及开展标准物质比对抽测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适用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PAMS组分)标准气体开展比对抽测的组织和实施。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市售校准或质控用工作气体比对抽测的组织和实施可参照本技术要求执行。
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清单见附录A.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附件2 环境监测用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比对抽测技术要求(试行).pdf 【0.86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环境监测用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比对抽测技术要求概览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57种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PAMS组分)标准气体的量值比对
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可参照执行
2. 核心内容
比对流程计划制定→调查→方案制定→样品获取→测试→资料审查→报告编写
评价方法
量值准确性评价(En值法)
稳定性评价
适用性评价
3. 关键技术要求
样品要求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猜你喜欢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HJ819-2017
  •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3-2009
广告资讯
评论 1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57组分环境空气臭氧前体挥发性有机物清单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参考分析方法
  • 附录C(资料性附录)实验室测量结果等效性评估
  • 附录D(资料性附录)相关记录表格示例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环境治理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1 环境空气臭氧前体有机物手工监测技术要求(试行)
  • 2 环境监测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比对抽测通用技术要求(试行)
  • GB/T38677 气体分析测量过程及结果校准技术要求
  • HJ173 环境标准样品研复制技术规范
  • 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 JJF1005 标准物质通用术语和定义
  • JJF1117 计量比对
  • JJF1117.1 化学量测量比对
  • JJF1186 标准物质证书和标签要求
  • JJF1854 标准物质计量搠源性的建立、评估与表达计量技术规范
  • JJF1960 标准物质量值比对技术规范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