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Gravimetric method

浏览次数:69,372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监测规范
文件编号 HJ1263-2022
发布日期 2022-07-14
实施日期 2023-01-15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与《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4章内容。
——细化分解样品、分析步骤、结果与计算三章内容,增加对样品保存的规定。
——修改方法检出限的规定,明确检出限的测定条件。
——加严对天平精度的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5年3月25日批准发布的《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在相应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北京鹏宇昌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宁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2年7月1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3年1月15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进行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同时适用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手工测定。
当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和万分之一天平,采样体积为1512 m3时,方法检出限为7μg/m3。
当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和十万分之一天平,采样体积为144 m3时,方法检出限为7μg/m3。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 1263-2022).pdf 【1.96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 1263•2022)》是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旨在规范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方法,以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文本内容的分析:
1. 标准编号和名称HJ 1263•2022,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2. 发布和实施日期该标准于2022年7月14日发布,自2023年1月15日起实施。
3. 适用范围适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及修改单 GB/T15432-1995 (匹配度 0.897)
  •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265-94 (匹配度 0.872)
  •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HJ1221-2021 (匹配度 0.872)
猜你喜欢
  •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1-2019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75-2017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55-2000
广告资讯
评论 35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附录
收起
  •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样器流量检查校准方法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HJ/T374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HJ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