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大型溞活动抑制法(征求意见稿)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toxicity—Inhibitionof themobility of daphnia(Daphnia magna Straus)method

浏览次数:85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征求意见稿
文件编号 HJ□□□□-202□
发布日期 2025-05-14
实施日期
发布部门 生态环境部
适用区域 全国
是否有效 征求意见稿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定水质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水质 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 13266—9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名称修改为《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大型溞活动抑制法》;
——修改了方法适用范围、方法原理;
——增加了术语定义部分;
——完善了标准稀释水和其他稀释用水的要求;
——增加了样品采集、保存和前处理方法;
——增加了针对性的水质生物毒性测定 LID 法;
——细化了样品测定和结果表示等内容;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1 年 9 月 14 日批准发布的《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 13266-91)在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验证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贵州健安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2□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2□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质急性毒性的大型溞活动抑制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大型溞急性毒性最低无效应稀释倍数(LID)和半数效应浓度(EC50)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海水的测定。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大型溞活动抑制法(征求意见稿).pdf 【1.52 M】 下载  |  查看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大型溞活动抑制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1.71 M】 下载  |  查看

附件概览

AI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水质急性毒性测定(大型溞活动抑制法)概览
核心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急性毒性的方法,通过48小时暴露实验计算最低无效应稀释倍数(LID)半数效应浓度(EC₅₀)
主要更新(相比GB/T 13266•91)
标准名称修改
扩展适用范围和方法原理
新增术语定义和样品预处理要求
引入LID测定法
细化

此概览由AI大模型生成。对结果是否满意?

0

0

相关推荐
  • 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 公告2019年第19号 (匹配度 0.833)
  • 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 HJ1147-2020 (匹配度 0.738)
  •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HJ347.2-2018 (匹配度 0.733)
猜你喜欢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584-2010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GB31572-2015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