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浏览次数:642
文件分类 标准导则-地方标准
文件编号 DB23/T3150-2022
发布日期 2022-03-03
实施日期 2022-04-02
适用区域 黑龙江省
是否有效 有效
国民经济代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归口、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爱玲、周振发、林富明、吴迪、张庆全、李冰、周艳、刘淑红、邓开艳、石锐、 孙玉亮、林峰。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行政区(含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范围内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测的术语和定义、产品规格要求、基础数据、数据处理和成果汇交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遥感技术对各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进行调查监测工作。

文件预览
原文附件
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规程(DB23_T3150-2022).pdf 【2.52 M】 下载  |  查看
相关推荐
  • 大中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技术规范 DB23/T3436-2023 (匹配度 0.642)
  • 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HJ1156-2021 (匹配度 0.635)
  • 湿地两栖爬行动物种群监测技术规程 DB23/T2377-2019 (匹配度 0.621)
猜你喜欢
  •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75-2017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无
广告资讯
评论 0条评论

0/150

  • 按热度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术语
收起
  • 自然保护区
  •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自然公园
附录
收起
  • 附录A(标准的附录)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编码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对比关系
  • 附录B(标准的附录)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编码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对照关系
  • 附录C(标准的附录)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解译样本
分类管理名录类别
收起
  • 所有行业
引用文件
收起
  • CH/Z3003-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 GB/T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 GB/T22021-2008 国家大地测量基础技术规定
  • GB/T33453-201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
  • GDPJ05-2013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
  • GQJC06-2020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
  • 评论
  • 收藏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 反馈

设为首页 |  版权© 尚云环境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579号 |  京ICP备17049511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