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聚银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4年4月,位于河北省魏县经济开发区创业大街10号,公司占地面积333500m2,目前主要建成有22条镀锌生产线,2条线材酸洗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设计产能为:年表面处理紧固件22万吨以及线材酸洗处理12万吨。
本次监测布设11个土壤采样点位,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土壤监测指标为特征因子锌、铬、砷、六价铬、水溶性氟化物、石油烃、pH值;地下水监测指标为:DXS01、DXS02、DXS04:pH、锌、铬、石油烃、砷、氟化物、六价铬、氨氮以及历史监测超标因子耗氧量、铁、锰、铝、钠、硝酸盐、总磷;DXS0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35项+石油烃、总磷,监测指标满足《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要求;
本次监测土壤采样日期为2025.07.29~2025.07.30,共采集17组土壤样品,包括2组平行样品;5组地下水样品,包括1组平行样品。本次委托河北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样品检测,分析时间为2025.07.29~2025.08.09。
(1)根据检测结果:除六价铬外,所有点位均有检出,锌、总铬、砷、水溶性氟化物均有检出,水溶性氟化物、锌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 13/T 5216-2022)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总砷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铬无筛选值不进行对比。pH检测范围为7.92~9.88,整体偏碱性,当地土壤偏盐碱性,pH值较高,pH无人体健康风险主要表现为腐蚀性。石油烃(C10-C40)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2)历年检测值进行对比:
A单元:
1A01:锌、石油烃(C10-C40)对比历史值呈现上升趋势,采样点位位于绿化带,建议种植较为密集的植被。
1A02:锌对比历史值呈现上升趋势,采样点位位于绿化带,建议种植较为密集的植被。
B单元:
1B01:锌对比历史值呈现上升趋势,采样点位位于绿化带,建议种植较为密集的植被。
1B02:锌对比历史值呈现上升趋势,采样点位位于绿化带,建议种植较为密集的植被。
C单元:
1C01:锌、石油烃(C10-C40)对比历史值呈现上升趋势,采样点位位于绿化带,建议种植较为密集的植被。
1C02:铬、锌、石油烃(C10-C40)K值<0,呈下降趋势。
(1)根据检测结果:浊度、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Cl⁻、F⁻、NO₃⁻、SO₄²⁻、锰、钠均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厂区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水质较差,且浅层水以咸水为主,地势平缓,浅水层地下水埋藏较浅,排泄方式以蒸发为主,侧向径流微弱,土壤中矿物成分经过不断风化淋溶,造成了地下水化学成份的逐渐增多,多年的反复轮回造成了盐分的积累,使总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锰、铜、耗氧量、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因子超标,且相对应的背景点也存在超标情况。
(2)同背景值、历年检测值进行对比:
DXS01氟化物、氨氮、石油烃(C10-C40)Ai值大于1.5,且土壤氟化物对比背景点无异常,可能受该地区地质条件影响,本底值较高,根据历年检测值趋势分析可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上涨幅度明显,该地区土壤性质为盐碱地,其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含量较高,氟化物、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浓度异常可能是土壤性质导致。石油烃(C10-C40)较背景点浓度较高,建议明年持续检测。
DXS02:该点位为背景点,根据历年检测值趋势分析可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上涨幅度明显,该地区土壤性质为盐碱地,其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钠、氯化物、硫酸盐含量较高,可能为该地区为盐碱性地质,盐碱性上升。
DXS03氟化物、氨氮均Ai值大于1.5,且土壤氟化物对比背景点无异常,可能受该地区地质条件影响,本底值较高。根据历年检测值趋势分析可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上涨幅度明显,该地区土壤性质为盐碱地,其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含量较高,可能为该地区为盐碱性地质,盐碱性上升。
DXS04硝酸盐较背景点检出值较高,企业硝酸盐Ai值范围为0.01-1.51,浓度波动较大,可能为地质条件有关。根据历年检测值趋势分析可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上涨幅度明显,该地区土壤性质为盐碱地,其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含量较高,可能为该地区为盐碱性地质,盐碱性上升,建议加强污水处理站管理,减少污染物泄露风险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