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经六路东侧、钱江路北侧地块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东至储备用地、南至钱江路、西至经六路、北至嫩江路。项目地块面积为35204 m2,约52.80亩。根据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规划文件(淮号:淮自然资条字第3208042025GT00058号),本次调查项目地块规划为城镇住宅用地(0701)。
根据2019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25年8月,苏州森清元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调查单位)受淮阴区人民政府长江路街道办事处(业主单位)委托,对淮阴区经六路东侧、钱江路北侧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按照《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可知,居住用地属于第一类用地,故本次调查选用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1、资料收集、人员访谈及现场踏勘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于2025年8月开展。根据人员访谈、现场踏勘、历史影像和其他资料信息可知,地块历史如下:
2012年前为居民区(果林村一组)、农田及灌溉沟渠(长约260m,深约0.8m,宽度1m);
2012年村庄拆除,拆除周边居民在此种植蔬菜;2012年至今地块内无堆土及垃圾堆放;地块部分区域建立围挡。
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存在果林临时疏导点、仓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淮安五星第二加油站、淮安国际汽车城及各类汽车4S店。其排放的污染物可能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水迁移、大气沉降等转移途径对项目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污染物识别
通过资料分析地块内部的企业,初步判断其对本地块无潜在污染物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相邻地块的企业主要潜在特征污染因子有:石油烃(C10-C40),甲基叔丁基醚、石油烃(C6-C9)、甲苯、二甲苯、硫酸盐、铅、LAS。
综上,本次调查地块潜在污染物为: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铅、铁、锰、汞、硫酸盐、石油烃(C6-C9)、石油烃(C10-C40)及甲基叔丁基醚。
3、调查采样方案
(1)布点数量:
地块内原为农田、居民区故本次调查拟在地块内共布设了8个土壤采样点,4个地下水监测点,在地块外北侧设置1个土壤和地下水复合对照点。
(2)检测项目:
土壤的检测项目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45项基本项目、pH、石油烃(C10-C40),甲基叔丁基醚、石油烃(C6-C9)。
地下水的检测项目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45项基本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中的35项常规项、石油烃(C10-C40),甲基叔丁基醚、石油烃(C6-C9)。
4、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所送检土壤样品pH存在轻度碱化;土壤样品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C10-C40)等污染物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及相关标准,石油烃(C6-C9)及甲基叔丁基醚均未检出。无明显的污染情况。
地下水样品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C10-C40)、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20项)、毒理学指标(15项)等污染物检出浓度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水质标准和沪环土[2020]62号“第一类用地”筛选值以及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电子表格一类用地筛选值。甲基叔丁基醚及挥发性石油烃(C6-C9)均未检出。
5、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地块满足规划用途为居住用地建设使用要求,无需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