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施行)、《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海淀医院北院区工程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地块信息
海淀医院北院区工程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总用地面积17362.86平方米。历史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人是北京市科实五金有限公司,占地范围内有部分区域是原生产区,其余是生活区。根据《关于海淀医院北院区工程项目“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初审意见的函》(京规自(海)初审函﹝2025﹞0028 号),本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为A5医疗卫生用地,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的第一类建设用地。
根据人员访谈、现场踏勘及整理收集现有地块信息资料,地块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识别出的特征污染物为汞、铅、苯乙烯、氟化物、石油烃、苯并[a]芘、萘、苯并[a]蒽、甲基叔丁基醚、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萘。
二、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调查单位
单位名称:北京道和天成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写字楼十号楼三层东一门东325室
联系方式:18612834516 王工
四、报告结论
本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采集土壤样品61件,其中平行样6件,共检测49项,检出9项,检出项分别为砷、镉、铜、铅、镍、pH、汞、石油烃、氟化物,石油烃检出率为98.36%,其他检出项的检出率均为100%,而其余40项均未检出。除砷外,其他检测项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经补充采样排查,砷在个别点位深层超标主要是地质成因造成的局部点位异常。调查地块 少量超标土壤应予以妥善处理处置,其他土壤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不需要开展土壤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
本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共采集地下水样品 4 件,包括 1 件平行样,共检测 43 项,检出 20 项,分别为 pH 值、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浊度、铁、锰、碘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砷、钠、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其余挥发酚、铅、汞、甲基叔丁基醚等 23 项均未检出。检出的20 项中,硝酸盐氮的检出率为 25%,其他检出项的检出率均为 100%。检出项中总硬度、氨氮、溶解性总固体、铁、锰、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除总硬度和砷外,其他 4 项超标项均未超过Ⅳ类标准限值,其余检出项均未超过Ⅲ类标准限值。调查地块的 3 眼地下水井稳定水位在 6.85m~7.43m,埋藏较深。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 年)》显示,北京市深层地下水水质保持天然状态,主要受到铁、锰、氟化物等水文地质化学背景影响。而调查地块污染识别时不涉及生产废水,因此,调查地块地下水中氨氮超标可能与生活污水排放有关,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和锰超标可能与区域水文地质化学背景有关。通过查阅资料表明,地下水中砷含量偏高主要是由于地质成因造成的,与区域地质背景有关。同时,总硬度、氨氮、溶解性总固体、铁、锰均不是毒理性指标。本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且调查地块 1km 范围内无饮用水源地,对人群无暴露途径,因此调查地块地下水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不需要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
综上,海淀医院北院区工程项目不属于污染地块,满足规划用地要求,无需开展下一步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五、意见提交形式
对公示项目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以传真、邮寄等方式向委托单位或调查单位提出意见,并提出异议理由及相关证明材料。单位意见请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个人意见请注明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