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南坪组团K分区K1-1-1(部分)、K1-3(部分)、K1-8(部分)地块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街道四公里社区,占地面积为14693m2(约22.0亩),中心经纬度为106.57505°,29.51157°。调查地块北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宿舍、东至重庆工商大学运动场、南至重庆工商大学博智楼,西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综合楼。
调查地块2018年之前为居民区,无工业活动;2019~2020年,拆除地块内居民房,建渣就地堆存;2021~2022年,K1-1-1与K1-3地块作为停车场使用,K1-8地块作为青衫行驾培集团科目二训练场地和广杰摩托车驾校训练场地;2023年至今,K1-1-1与K1-3地块作为第二师范学院综合实验楼建设项目的项目部使用,其余区域未发生变化,项目部包括项目部办公室、钢筋存放区、机具及保温材料堆放区、工人宿舍及食堂等区域。
目前,K1-1-1与K1-3地块内的项目部还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由西至东依次为机具及保温材料堆放区、钢筋堆放区、项目部办公室、工人宿舍、食堂等区域,地面硬化设施良好,未见明显污染痕迹;K1-8地块内的青衫行驾培集团科目二训练场地和广杰摩托车驾校训练场地还处于正常教学阶段,场地可见教学车辆,经向工作人员核实,该区域仅涉及教学活动,不涉及汽车维修活动,地面硬化设施良好,未见明显污染痕迹。根据现行规划用地信息确定K1-1-1(部分)与K1-8(部分)地块已规划为A3-教育科研用地,K1-3(部分)已规划为A3-教育科研用地/B29-其他商务用地,属于第二类用地,本次调查地块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要求,以及前期调查和现场踏勘情况,本次调查在地块内共布设了11个土壤监测点位(均为剖面样),1个地下水点位,共采集送检了51个土壤样品(不含6个密码平行样品),未采集到地下水样品。土壤样品监测因子包括《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所有项目、表2中石油烃(C10~C40)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pH、水溶性氟化物、锌、锰;地下水监测因子包括:pH、砷、镍、铜、铅、六价铬、汞、镉、锌、锰等重金属,氟化物、石油烃(C10~C40)、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苯并[a]芘、萘、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检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送检土壤样品关注污染物的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以及低于通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中计算的第二类风险控制值,部分样品(B1-2、B5-2、B10-3)关注污染因子苯并[a]芘不满足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余样品均低于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综上,南岸区南坪组团K分区K1-1-1(部分)、K1-3(部分)、K1-8(部分)地块当前土壤环境质量能满足规划用地性质的要求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