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在地块内布设采样点位7个(含2个水土共用点位),地块外布设2个对照点位,在地块东北侧堆土处,布设3个堆土点位。调查地块内每个采样点位及不同土层位置均有样品送检,共送检54个土壤样品(含41个目标样品+5个现场平行样+6个堆土样品+2个对照点样品),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总铬、钛、钴、锑、锌)、土壤pH、VOCs全项(HJ605)、SVOCs全项(HJ834)、氟化物、氨氮、石油烃(C10-C40)、甲醛和甲基叔丁基醚,共计131项。其中检出污染物有土壤pH、镍、铜、镉、铅、砷、汞、氨氮、总氟化物和石油烃(C10-C40)。检出污染物(不含pH)镍、铜、镉、铅、砷、汞、石油烃(C10-C40)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氨氮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 13/T 5216—2022)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总氟化物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T 67—2020)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为判断周边污染源是否通过地下水迁移对调查地块产生影响,本次调查在地块靠近周边污染源位置布设2口地下水监测井,检测项目包括地下水常规项(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重金属(铜、镍、铅、镉、砷、汞、六价铬)、VOCs全项(HJ605)、SVOCs全项(HJ834)、氟化物、氰化物、氨氮、甲基叔丁基醚、石油烃(C10-C40),共计137项。检出污染物有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总硬度(以CaCO3计)、镍、铜、镉、铅、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以N计)、硫酸盐、pH和石油烃(C10-C40)。其中地下水样品中溶解性总固体、氨氮、镍、铜、镉、铅、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以N计)、pH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要求;石油烃(C10-C40)未超过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常规项中总硬度和硫酸盐数值超过GB14848中规定Ⅳ的类用水限值。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