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块描述
茧站整治提升改造工程地块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地块四至范围为:东至空地、南至京杭运河、西至闲置空地、北至乡村道路。根据地块用地规划资料,本次调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4365m2,规划用地性质为文化用地(A2)。
本次调查地块内历史上主要为农田、农居房、浙江丝绸公司中心仓库,仓库主要作为蚕茧仓库使用。地块内未发生过工业固废、危废等填埋情况,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现场踏勘无地下工业设施,也无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投诉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6]47号)、《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文件要求,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地块历史上主要为农田、农居房、浙江丝绸公司中心仓库等,原土地类型为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本次规划调整为文化用地(A2),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对应浙环发〔2024〕47号文中甲类用地,属于用途变更为敏感用地;因此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2)地块内污染识别情况
根据卫星历史影像图、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等了解,地块内历史上主要为农田、农居房、浙江丝绸公司中心仓库,仓库主要作为蚕茧仓库使用。蚕茧仓库存储蚕茧,主要污染物为人员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京杭运河;因此,地块内无污染源。
(3)地块周边污染识别情况
地块周边历史主要为农田、农居房、学校、河流、塘栖古镇景区、码头、工业企业等,通过对地块外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了解,地块外主要考虑杭州西子啤酒厂燃煤废气中污染物通过空气扩散沉降至本地块及机械、设备机油、润滑油等跑冒滴漏产生的石油烃污染通过地下水迁移扩散至本地块;因此,地块外企业主要关注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烃(C10-C40)、砷、汞、铅、氟化物、多环芳烃。
(4)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监测工作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在地块内布设7个土壤采样点位,其中S1~S4为柱状土壤采样点(其中S3~S4采用便携钻机钻孔),S5~S7为表层土壤采样点位;同时在地块外布设1个土壤采样对照点。在地块内布设3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同时在地块外布设1个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对照点。
共采集并送检土壤样品23个(不含3个平行样品),地下水样品4个(不含1个平行样品)。
(5)评价标准
本次调查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文化用地(A2),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同时对应浙环发〔2024〕47号文中甲类用地,属于敏感用地,从严按照第一类用地标准进行评价;因此,本次调查土壤环境质量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33/T892-2022)敏感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
本地块周边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径流区和保护区,因此,本地块地下水质量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V类标准进行评价。
(6)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地块内各点位土壤样品所检测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33/T892-2022)中的敏感用地筛选值;因此,地块内土壤质量状况满足规划用地建设要求。
地块内地下水受检样品除浊度超标外,其他可检出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IV类水质标准限值。浊度为感官性指标,同时本次调查地块及周边地下水为非饮用水源,后期规划为文化用地,地下水不会被开采使用;因此,地块内地下水总体风险可控。
(7)结论
茧站整治提升改造工程地块满足规划用地开发建设要求,后续无需针对土壤和地下水开展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可安全开发利用。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