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广州市黄埔区广冶一村地段12002020090002号地块
公示内容:广州市黄埔区广冶一村地段12002020090002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公示版)
公示时间: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27日
公示期间:对于上述公示内容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馈。
联系人:杨工
联系邮箱:yangyang@sci-ep.com
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广州市黄埔区广冶一村地段12002020090002号地块
占地面积:6669m^2
地理位置:广州市黄埔区广江路386号广冶菠船社区
土地使用权人:广州冶炼厂有限公司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目标地块目前利用现状为广冶一村露天停车场、配电设施、闲置地。
土地利用规划:二类居住用地(R2)、医疗卫生用地(A5)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科学城(广州)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采样、检测分析单位:广东康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土壤钻探和成井单位:普罗(广州)勘察服务有限公司
调查缘由: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二、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为2022年12月-2023年2月,调查单位12月接受土地使用权人委托后即开展调查工作,并结合参考已完成调查并备案的《广州冶炼厂有限公司地块四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报送稿)(以下简称“广冶地块四报告”)相关有效信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调查地块利用历史如下:1)调查地块1954年之前权属庙头村,用地类型主要为农用地,少部分为草地,农用地内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果树和蔬菜;2)1954年广州冶炼厂取得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并对地块A区进行平整,1955年建成3栋家属宿舍、1栋食堂,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3)1958年广州冶炼厂将A区内食堂改为礼堂,原厨房拆除,在其所在及西南面场地重建为备餐间和饭堂,在A区北面建成1个杂物房,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4)1962年建成5栋职工宿舍,其中3栋位于地块内A区,位于地块内的3栋均为两层;5)1967年-1986年地块除了在1970年于C区东侧建有一处猪棚,其余功能区与构筑物无明显变化,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6)1986年对A区家属宿舍5-7搭建铁皮棚扩建,将杂物房拆除建成开水房,C区建有一处同仁学校仓库用于贮存学校杂物,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7)1994年广州冶炼厂对地块内A区开水房、备餐间和饭堂进行扩建,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8)1997年在地块外新1栋职工宿舍南面建成3栋宿舍,并在地块内B区建设配套的1个露天架设的变压器和配电房,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9)1998年广州冶炼厂将水塘东面的自行车棚拆除,在目标地块B区南侧区域建成1个自行车棚,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10)2001年广州冶炼厂将A区内的职工宿舍3、4部分拆除,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11)2006年进行了拟在地块A区职工宿舍3-7所在地建经济适用住房的立项目,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12)2007年-2012年目标地块无明显变化,2012年C区学校仓库拆除;13)2013目标地块C区和D区建设1栋仓库,并于2014年租赁于广州埔合永晔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作为仓库使用,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14)2016年广州埔合永晔贸易有限公司撤离,2017年其仓库区域拆除,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15)2020年地块A区(原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用地)用作露天停车场,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16)2021年地块内区域均闲置,现处于空置状态。
通过参考已完成的周边地块调查报告,结合现场踏勘实际情况,目标地块现状和历史上均未涉及工矿用途,地块范围内未发现有生产车间、储存设施等情况,无生产设施拆迁痕迹;其他土壤裸露区域没有明显污染和腐蚀痕迹,植被生长正常,未发现固废倾倒、填埋和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堆放与贮存、化学品味道和刺激性气味的区域等情况,即无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三废处理与排放以及泄漏状况,未发现其他污水池、事故池、废物堆放地、各类井等。
调查地块位于广州冶炼厂一村生活区范围内,利用历史以居民居住的配套设施和企业办公用房为主,由于地块A区近年作为露天停车场使用,其地表仅做植被清表,未进行有效的硬底化处理,存在一定的机动车油品滴漏污染风险,因此将A区整体作为重点关注区域;地块B区历史上主要涉及变压器的使用,以及较靠近地块外南面历史企业聚集群的污染跨界迁移影响,分区面积也较小,因此把B区整体作为重点关注区域;地块C区和D区位于广冶生产南厂区邻近位置,且出于地势的相对下游,较容易受到广冶污染跨界迁移的影响,因此将整个C区和D区作为重点关注区域。
调查地块A区的关注污染物主要来自露天停车场的机动车油品,污染途径为跑冒滴漏渗人土壤及地下水,关注污染物为总石油烃;地块B区主要关注变压器中的绝缘油和阻燃剂的影响,同时考虑关注地块外南面的历史企业影响,主要关注污染物有总石油烃、多氯联苯、砷、铜、六价铬;地块C区和D区主要关注地块外北面及东面的广冶南厂区污染物,主要为冶炼车间相关的污染物,包括各类有机物和重金属。
根据广冶地块四报告的样品检测结论,结合分析本调查地块的点位关系,表明其采样检测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可作为可靠数据来源引用,因此部分特殊污染物指标均可在本次调查任务后续的采样检测环节给予豁免。采样检测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可作为可靠数据来源引用,因此部分特殊污染物指标均可在本次调查任务后续的采样检测环节给予豁免。
三、初步采样调查
本次调查初步采样时间为2022年12月14日~2023年02月02日,采用系统布点法在地块内布设监测土壤点位14个(编号XZS1~XZS14),采集机钻孔点位13个,每个点位采集4-5件样品;采集手钻孔点位1个(XZS3),采集2件样品;共采集分析58件土壤样品。2个土壤对照点直接引用广冶地块四报告的数据(编号DZ1和DZ2),每个点位采集一个表层样品。点位数量满足国家和地方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中基本要求。土壤样品检测指标为基本理化性质(pH 值、水分)、GB36600-2018中表1的45项基本项目,部分点位测试表2其他项目的特征污染物石油烃(C10-C40)和多氯联苯(12项);本次调查共在目标地块内布置4个地下水采样点位,编号W1~W4,实际采集4组地下水样品,检测指标为基本理化性质(2项):pH值、浊度,重金属(7项):汞、砷、六价铬、铅、镉、铜、镍,特征污染物(13项):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多氯联苯(12项)。
(一)土壤样品
本次调查共对地块内58件土壤样品进行了pH值、水分的检测,pH 值检出范围为4.26-9.02,水分检出范围为4.1-30.8%。
(1)共对地块内采集的58件土壤样品进行了重金属检测,所有样品均检测分析了汞、砷、铅、镉、镍、铜、六价铬。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土壤样品中的汞、砷、铅、镉、镍、铜、六价铬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重金属指标均未超过对应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共对地块内采集的30 件土壤样品(点位:XZS1、XZS2、XZS4-XZS6、XZS13、XZS14)进行了石油烃(C10-C40)检测,全部样品均检出石油烃(C10-C40),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对应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3)共对地块内采集的58件土壤样品检测了挥发性有机物(27项)。其中氯甲烷有2项检出,二氯甲烷有2项检出,三氯乙烯有1项检出,甲苯有4项检出,苯乙烯有3项检出,1,4-二氯苯有2项检出,1,2-二氯苯有5项检出。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均未检出,未超过对应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4)本次调查共对地块内采集的58土壤样品检测了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均未超过对应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5)共对地块内点位XZS13、XZS14采集的8件土壤样品检测了多氯联苯(12项),其中3,4,4’,5-四氯联苯(PCB81)有4项检出,2,3,4,4’,5-五氯联苯(PCB114)有1项检出。其他多氯联苯指标均未检出,所有指标均未超过对应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二)地下水样品
(1)地块内的地下水样品中检测的4组重金属数据中:砷、铅、镉、铜、镍、六价铬均有检出,汞未检出。所有重金属数据均未超过对应的IV类水质标准限值。
(2)常规指标:地下水样品中pH值的检出范围是5.6-7.1,浊度的检出范围是34-70NTU,地块内pH、浊度不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水的限值范围。由于目标地块所在的广州市黄埔区周边区域自来水普及,地下水中pH、浊度不存在对影响人体健康的暴露途径,对照《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附录H,目标地块地下水中超筛选值的指标浊度不属于地块生产相关的有毒有害指标。
(3)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地块内共4组地下水样品中的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的检出最大值为0.26mg/L,均低于其风险筛选值。
(4)多氯联苯(12项):地块内共4组地下水样品中所有多氯联苯均未检出,均未超过对应的IV类水质标准限值。
四、初步调查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广冶一村地段12002020090002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块的土壤样品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第一类建设用地要求,地下水样品环境质量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V类水的限值及基于HJ 25.3推导的第一类用地风险控制值,本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根据调查评估流程,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可结束。
综上所述,该目标地块在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R2)、医疗卫生用地(A5)进行开发时,其土壤和地下水不会对未来的暴露受体产生健康风险,该地块可根据其具体规划用途进行开发。
0/150